• 2016-05-05 18:07:45
  • 阅读(13828)
  • 评论(3)
  • 原标题:是谁在向从军报国泼冷水

    网上有这么一群人,只需聊到征兵论题,总会抛出这么一句话:“好男不从戎,好铁不打钉。”

    4月21日,本报报导了云南红河州政府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躲避兵役青年的新闻,网上网下叫好声一片。但即便是这么一条音讯,仍然有少量人在网上唱衰戏弄,“好男不从戎,好铁不打钉”的字眼在议论区仍屡被提及。

    “好男不从戎”并非新词,早在北宋就已在民间撒播了。北宋统治者为避免武将拥兵自重要挟朝廷,奉行“不以武事进高贵,只以文学博富有”等一系列重文抑武方针,朝廷有意宣扬“好男不从戎、好铁不打钉”的思维;到了清朝,统治者也进行相似宣扬,意在消灭汉族大众“爱军尚武”的毅力。时过境迁,现在的新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封建家国朝代,而“全国虽安,忘战必危”也已成一致,缘何还有人习气性地翻着旧黄历,给那些有着从军报国愿望的有志青年泼冷水?

    社会上叫嚣“好男不从戎,好铁不打钉”的人到底是谁?静心思量,最少三种:

    一类是“狷介男”,他们有着古怪的优越感,对本身以外的国际缺少了解却莫名排挤。在他们看来,挑选从军的,要么是上不了好大学的,要么是社会上混得欠好的,要么是家里欠好管束的。在他们眼里,从戎是“大材小用”“糟蹋芳华”。

    一类是“成见男”,这类人习气戴着有色眼镜看武士。他们对危险时间武士挺身而出回忆不深,却热衷于议论极个别武士乃至是冒充武士的不良行为;他们对武士的爽直、忠实等优秀品质不予认同,倒老是扣着“傻大兵”“穷从戎”的帽子任意戏弄……动辄一副“过来人”的姿势和“想当然”的心思,唱衰从军入伍的实际意义,助长了歪风。

    一类是“怯弱男”,这类青年从小在顺境中长大,过惯了委曲求全的闲适,喜爱自在自在的松懈,沉迷花前月下的洒脱。他们习惯不了部队的严厉束缚和办理,受不了艰苦庸俗的练习,更接受不了随时预备上战场的实际。所以当有一天,他们也要面临祖国征召的时分,他们不肯舍弃眼前的“美好”,动辄拿“好男不从戎,好铁不打钉”当遁词,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句躲避服兵役的托言。

    至于那些心怀叵测成心诽谤戎行、毁我长城的人,另当别论,这儿不再提了。“狷介男”也罢,“成见男”“怯弱男”也罢,说到底仍是对武士的一种误读。论才调,现在的大学生战士搜集份额一年比一年高,清华高才生、“海归”好儿男从军的举目皆是;论成才,多少政界名人、商业大亨都有着厚重的军旅经历,中国企业500强中,具有武士经历的总裁、副总裁就有200多人;论担任,连喫苦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何美好?所以不管折扣街从何视点,“好男不从戎,好铁不打钉”都是一句彻里彻外的伪出题、诡争辩,是一种利己主义、狭窄主义的表现。

    “好男不从戎,好铁不打钉”虽是一句俗话,但其杀伤力不容小觑,一些有志青年或许就由于这句话放缓了逐梦的脚步。试想,假设一个国家的民众信仰“好男不从戎”,还能盼望谁去保家卫国?恐怕到时分,那些所谓“好男”连在键盘上吐槽的时机都没有。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1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