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9-02 21:50:25
  • 阅读(12426)
  • 评论(9)
  • 原标题:山西省人民政府从省保“督军府”摘牌迁址

    新华社太原9月2日电(记者 王学涛)2日上午,在山西省要点文物维护单位督军府原址挂牌68年的山西省人民政府摘牌迁址。至此,这处历经千年风雨的山西“政治中心”退出前史舞台,成为一座遗址博物馆。

    督军府原址坐落太原市府东街101号,北宋曾经,这里是晋文公重耳庙。北宋和平兴国七年(982年)改建为名将潘美的帅府衙门,元代为行中书省治,明清两代为山西巡抚衙门,辛亥革命后为山西都督府。1916年阎锡山任山西省督军,以此作为督军衙门,故名督军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的大院修建是在民国和日伪控制时期修建布局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1986年发布为山西省要点文物维护单位。

    督军府原址坐北朝南,中轴线自南而北排列有大门、仪门、东西二层廊楼、大堂(现渊谊堂)、二层砖石结构楼、“自省堂”(现梅山会议厅)、梅山。中轴线东侧为东花园、内北厅,西侧为西花园。

    2日上午,国徽、国旗、以及山西省人民政府的牌子作为文物移交给山西博物院广州供卵代孕保藏。山西博物院院长石金鸣说:“从年代上看,这三样藏品虽然是今世的,但对文明遗产有象征性含义,它们是前史的见证者。”

    “我们对省政府的行动广州代孕中介十分欣赏,这是政治在为文明让路。”山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赵曙光说,山西省政府搬家后有利于文明遗产的维护和合理使用,可以更好地发挥文物维护单位的功用,成为公共文明场所。

    石金鸣以为,作为遗址类博物馆,督军府自身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修建群原有的功用,即体系的修建群作为近现代政府的工作场所,它的布局和环境自身具有重要的文明和前史价值;二是人们赋予它的新的文明职责,即作为其它文明类的纪念馆或博物馆。

    “督军府目击了山西百年前史,它自身的文明遗产需求维护、承继和弘扬,同时还可以凭借其环境和空间,发挥更多文明效果。”石金鸣说。

    “每天在督军府门前过,就是没时机进去瞧瞧。现在政府搬走后,期望提前对老百姓开放。”太原市民孟文辉说。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1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