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5-16 17:18:05
  • 阅读(12166)
  • 评论(12)
  •   消费者选购时只能依托外包装来猜想,关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都不了解,食物的安全性得不到确保

       作者:盛人云

      据媒体报道,李先生从某公司处采购了25瓶进口的日本清酒后,他发现这些清酒外包装上没有粘贴中文标识。所以,李先生申述到法院,请求该公司付出价款10倍的补偿款。日前,海淀法院审结了此案。法院一审判处公司付出李先生10倍补偿金。

      依据食物安全法的规则,进口的预包装食物、食物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契合本法以及中国别的有关法令、行政法规的规则和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请求,并载明食物的原产地及境内代理商的称号、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物中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许标签、说明书不契合本条规则的,不得进口。

      但事实上,进口食物中文标签缺位的景象非常遍及。在现在很多商场、超市的进口食物专柜中,不少进口食物的外包装上只要外文标识,消费者选购时只能依托外包装来猜想,关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都不了解,食物的安全性得不到确保,也给冒充进口食物供给了商场空间。一起,也有有些消费者想当然地认为具有全外文包装的才是真实南京办证的"原装进口",这也让一些进口食物有了缝隙可钻。

      缺失中文标签的进口食物,涉嫌诈骗消费者,其带来的坏处是清楚明了的:一则,由于没有中文标识,绝大有些的消费者连食物的基本成分都搞不清楚,无从依据本身需要挑选不说,还可能会致使本身健康和安全问题,比方不能吃含糖量高的食物的消费者,偏偏买到了高含糖量食物;对某些成分过敏的消费者,也恰恰采购并食用了富含过敏源的食物。二则,由于没有中文标识,关于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消费者也搞不清楚,之前有新闻报道,有的进口食物早过了保质期几个月,却仍旧在出售,这同样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损害。

      国家请求进口食物供给中文标签,即是为了确保消费者能看懂成分表和保质日期等,以便于消费者依据本身需要来挑选采购进口食物。从这个含义上说,海淀法院审结的此例进口食物无中文标签案子具有标本含义。关于消费者来讲,应以此为训,不要过于迷信进口食物,更不要认为越是全外文包装的进口食物就"越正宗越地道",说不定这即是国外的"三无食物"。消费者一旦发现商家运营没有任何中文标识的进口食物,要注意保留依据,及时进行投诉告发。关于职能部门来讲,更要进一步加强商场监管,堵住食物私运缝隙,禁止不粘贴中文标签的食物在国内上架出售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真实使中文标签变成进口食物的"标配"。(盛人云)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2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