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7-31 10:05:28
  • 阅读(132)
  • 评论(13)
  •   这些年,甘肃平凉市崆峒区梁西村残疾人苏小军经过政府无息借款、技能支撑等,展开饲养工业,手有残疾的他“单手”养牛致富,担起家里的顶梁柱。 刘玉桃 摄

      中新网兰州7月31日电 (记者 刘玉桃)8间宽阔的砖墙新房已悉数竣工,装饰作业也在有序进行,甘肃平凉市崆峒区梁西村苏小军看着眼前这一切,“有了新家,我就能够放心养牛了。”

      手有残疾的苏小军这些年靠养牛,日子逐步好转。1997年外出打工的他,伤到了手,左手的4个手指头被切掉,尔后,没有单位肯聘任他,“那时候的日子过得很苦,只好回家放羊,一年挣着2000多块钱,都不行给孩子治病。”

      为了找一份合适自个的作业,在家人的鼓舞下,苏小军做起了祖祖辈辈干的老传统——养牛。2009年,他用借款的3万元,加政府补助2万元,买了5头牛,开端搞饲养业。

      “家里日子逐渐有了起色,弟弟却出了事故。”苏小军将家里的牛都卖掉,以及自个几年的积储,共5万元给弟弟付了医药费,“家里一夜返贫。”

      2013年,在窘境中的苏小军买进几头小牛,“那年牛肉提价,挣了10多万元,也是那时候增强了对饲养业的决心。”

      手里有了钱,但是苏小军不敢乱用,白叟、弟弟、孩子都要用钱,最急迫的是,家里的3间土房子现已破旧不堪,岌岌可危了,他想攒钱给家人一个安稳的家。

      2015年,村里贫困户能够请求精准扶贫借款,并且政府经过补助对一切危房要进行改造精选速购,苏小军请求了5万元借款,拿到危房改造补助1.15万元,一起,他还领到了5000元的残疾人作业帮助金,开端计划修新房子,扩建牛棚。

      如今,新房子建起来了,家里养了27头牛,一年也能挣5万多元。“等房子装饰好,我要继续扩展饲养规划,养牛我对比内行。”

      空闲时刻,苏小军常到村里的技能训练班去上课,学习养牛的技能,选择牛种类、青贮饲料技能、疾病防止等,都难不倒他。“如今也会给牛治病了,并且开端重视饲养环境,绿色展开。”

      爸爸提起这个儿子,只说了“孝顺”两个字。爸爸妈妈垂暮,身体欠好,弟弟由于事故,无法干重活,家里治病、干农活,都是苏小军和老婆操心。“我是老迈,应当多为家承当一点,担起养老帮幼的职责。”

      这些年,崆峒区对贫困户建档立卡,根据实际情况展开精准扶贫作业,引导有才能的贫困户展开工业,供给无息借款、技能训练等,支撑农人展开,寻觅脱贫致富的方法。

      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崆峒区还施行“万千百十”养牛工程,加速扩大饲养规划,狠抓肉牛饲养小区建造、玉米秸秆转化使用、根底母牛维护和冻配改进技能使用等关键环节,健全完善效劳体系,开始形成了标准化出产、品牌化运营、社会化效劳、区域化推动的牛工业展开格式。(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2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