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7-01 17:54:36
  • 阅读(9589)
  • 评论(11)
  •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要从公民群众遍及重视、反映激烈、重复呈现的问题动身,拿出更多革新立异行动,把工作、教育、医疗、社保、住宅、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处理好,尽力让公民群众的取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继续、安全感更有保证。

      这段话出自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树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说话。

      经过革新开放近4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巨大革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前进,经济、政治、文明、社会、生态全体前进,今日的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愈加多元。公民群众的取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只关乎老百姓在物质、精力、心思、人文等层面的需求,也是咱们党以公民为中心的展开思维落地收效的实在表现。

      党的十九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区各部门遍及将进步公民群众的取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分解为一个又一个详细年度方针,着力为民办实事,处理公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一份份民生问题清单变为民生成绩单。以2022年为例,全国乡镇新增工作累计完成1206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划3278万人,同比增加133万人;全国根本养老、赋闲、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在2022年末别离到达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掩盖人群更广泛;111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商洽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均匀降幅达60.1%,根本医疗保证水平逐年前进。一起,咱们的生活环境愈加安全、宜居,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进,全国首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秀天数比率好于年度方针0.9个百分点;全国刑事案件立案总量同比下降12%,溺水、坠崖等涉险警情下降8%……各地区各部门紧紧抓住老百姓的操心思、烦心思、揪心思,经过“只跑一次”等行政批阅服务革新,把民生底线兜实兜牢。

      党的二十大陈述着重,必须坚持在展开中保证和改进民生,鼓舞共同奋斗发明美好生活,不断完成公民对美好生活的神往。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公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前进、日趋多元。怎么更好地处理民生问题,需求咱们广大党员、干部一直坚持以公民为中心,经过深入基层一线厚实展开调查研究,真实把状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尽力在实干中让公民群众的取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继续、安全感更有保证。

      本期特约专家:田志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1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