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30 18:25:46
  • 阅读(12431)
  • 评论(8)
  •   新华社长春6月30日电  东北是什么色彩?是东北抗日联军保家卫国的英豪红,仍是天寒地冻化作金山银山的冰洁白?是"黑土粮仓"喜迎收成的丰盈金,仍是虎豹啸山林、大湖焕新颜的生态绿?

      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一幅幅多彩画卷展现着东北的繁荣与活力,叙述着东北复兴的蝶变与荣光。

      【英豪红】

      点点星火,凝集无限力气。白山黑水,燃起抗日烽烟。

      东北抗日联军,是日本侵华时期我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装备,是党创立最早、坚持抗日时刻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公民抗日戎行。

      这是坐落牡丹江市江滨公园的"八女投江"群雕。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朔风怒号,大雪飞扬。""火烤胸前暖,风吹背面寒。"《露营之歌》歌词描绘的画面是其时抗联将士日子的真实写照,他们在长时间的游击年月里,爬冰卧雪、英勇作战,把鲜血洒在黑土地上,用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气贯长虹的绚丽史诗。

      2021年9月,党中央同意了中央宣传部整理的第一批归入我国共产党人精力谱系的巨大精力,东北抗联精力被归入。

      前史不会忘记,精力代代相传。这儿的山山水水都铭刻着东北公民同敌寇短兵相接的恢宏华章,东北抗联将士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这一抹英豪红,一直传承在白山黑水间。

      不论是战争年代仍是在和平时期,赤色血脉一直在连续。

      在吉林省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寝,姚帅如在铜像前进行解说。新华社记者 周万鹏 摄

      吉林省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寝内,松柏葱郁,铜像屹立猪猪币,一批又一批的祭扫者和参观者来此仰视。34岁的解说员姚帅如每天一大早便来到陵寝,换上工服,开端作业。在她看来,叙述抗联故事、传承赤色基因便是对英豪最好的留念。

      当年遗留下来的革新文物与赤色资源,已成为今时名贵的前史文化财富,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学习与传承,不断承受精力的洗礼。

      【丰盈金】

      东北的秋天是金色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逾五分之一。每逢金秋时节,广袤的东北大地一片金黄,农机在田间络绎,空气中充溢五谷浓香,一幅幅喜获丰盈的图景在"黑土粮仓"上缓缓打开。

      2022年8月10日,联合收割机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红星农场有限公司田间收成小麦(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我上一年种的水稻,比从前每亩增收了一百斤。"辽宁省庄河市兰店乡种粮大户鄂文君说。每到收成季,层层金色的稻浪随风起舞,卷起阵阵稻香袭面而来。

      聊起上一年的好收成,鄂文君露出了笑颜。他告知记者,2022年他采用了新的水稻栽培办理技能,减少了育秧、栽秧等环节,省去了很多人工成本。"我种了900亩稻田,大略预算,每亩稻田便能省下200多元。"

      2021年9月22日,在辽宁省铁岭县腰堡镇,高铁列车在金色的稻田上奔驰而过(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022年,东北三省产粮逾2865亿斤,收成了自2004年以来的"十九连丰",在大国粮仓中继续奉献着东北担任。

      【黑土地】

      犁地是粮食出产的"命根子"。黑土地被誉为"犁地中的大熊猫",东北黑土区是国际首要黑土带之一。怎么"把黑土地用好养好",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

      2022年8月1日,《中华公民共和国黑土地维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从国家层面初次针对维护黑土地立法,为维护黑土地优秀出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供给了刚强法治保证。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全国百万亩绿色食品质料(玉米)标准化出产基地中心示范区,农人驾驭农机进行春耕耘业(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在日前完结耕种的吉林省梨树县的一块万亩玉米实验田内,玉米嫩芽正破土而出。我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副站长王贵满告知记者,通过多年实验和推行,吉林省梨树县逐步构成了"梨树形式",即以秸秆掩盖还田免耕栽培技能为中心维护黑土地。当地施行维护性耕耘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正在以0.1%的速度增加,"维护好黑土地,便是把‘金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农人在吉林省吉林市桦皮厂镇周边转运收成的玉米。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现在,东北地区正大面积采纳维护性耕耘、增施有机肥、玉米与大豆轮作等栽培技能。估计到2025年,维护性耕耘施行面积占东北地区适合犁地的70%。

      多种黑土地维护技能广泛应用,新式农业运营主体依托绿色开展理念打品牌、搞加工,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蓝图正在加快构成,东北"黑土粮仓"将继续为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奉献力气。

      【冰洁白】

      洁白无瑕的冰雪,是东北为人称道的手刺。

      这儿有着人们关于冬季最原始的幻想。每逢白雪覆满广阔的黑土地,一个冰雕玉砌、银装素裹的冰雪童话国际翩然而至。

      徜徉在冰雪大国际感触"冰雪奇缘",在国际级滑雪场内体会雪道奔驰的速度与热情,在松花江岸领会玉树琼花的绝美雾凇现象……近年来,我国东北正以高质量冰雪工业项目为牵引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尽力打造国际级冰雪高地,以"白雪"换"白银",促进绿水青山和天寒地冻同向良性开展。

      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国际园区玩耍。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雪场周边民宿预定量同比2019年增幅超16倍""长白山位居新年抢手目的地第一""省外游客消费占比68.85%"……今年新年期间,坐拥万科松花湖、北大湖、长白山万达等国内"顶流"滑雪休假区的吉林"火出了圈"。

      游客在吉林万科松花湖休假区滑雪。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新年期间的炽热气势,是冰雪热潮带来的活力,也是加强服务发生的作用,新一年企业开展决心更足了。"吉林市万科松花湖休假区总经理赵兰菊说。

      冰雪经济的强势回暖,不只使东北三省成为我国稳固"带动3亿人参加冰雪运动"效果的重要承载区,还在推动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开展的过程中涌动复兴新动能。

      【生态绿】

      绿色出产加快推动,绿色消费方兴未已,低碳节能蔚成风气,生态环保融入日常……近年来,东北地区结实建立和饯别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天然调和共生的高度策划开展,绿色为东北复兴注入更多活力。

      这是2022年6月17日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监测到的野生东北虎。受访者供图

      虎豹休息环境继续向好,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东北虎、豹数量由试点前27只、42只增加到50只、60只左右……建立一年多以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天然生态系统得到全体维护和修正,疏通虎豹跨境迁徙通道,完成东北虎、豹久居繁衍分散,监测显现东北虎幼崽成活率超越50%。

      游人搭船旅游查干湖荷花池。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仲夏时节的查干湖,碧空如洗,水鸟翩跹,鱼肥水美,如诗如画。

      "水好了,鱼肥了,人富了。"站在一望无际的查干湖边,在此作业了几十年的查干湖渔场第二十代"鱼把头"张文讲起了查干湖的故事:一系列维护措施的施行,使得这个在20世纪70年代几近干枯的湖泊从头勃发活力。夏天水清苇美、冬日冰湖腾鱼,当地坚持"维护生态和开展生态旅游相辅相成",走出一条以"鱼"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之路,不只使查干湖"年年有鱼",也让这儿的人们年年有余,日子越来越好。

      (记者:许畅、颜麟蕴、徐凯鑫、杨青 海报制造:颜麟蕴)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1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