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通讯:鼓岭故事跨过百年 中美公民友谊生生不息
新华社记者乔继红 杨士龙 颜亮
“期望咱们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中美公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相同,茁壮生长,生生不息。”国家主席习近平28日向在福州举办的“鼓岭缘”中美民间友爱论坛致贺信时着重。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跨过百年、再续新篇的鼓岭故事,成为习近平主席亲身推进中美民间友爱沟通的美谈,助力中美公民友谊薪火相传。
感人至深的鼓岭故事
“1992年,我约请加德纳夫人拜访鼓岭,协助她完结了老公梦回故乡的愿望。30多年过去了,‘鼓岭之友’和两国各界友爱人士深化开掘鼓岭前史,活跃传达鼓岭文明,为加深中美两国公民相互了解和友爱沟通而不懈努力。”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回想这份“鼓岭缘”。
鼓岭是福州市鼓山之北的闻名避暑胜地,曾是大批在华外国侨胞的消夏目的地,但这段过往在很长时间内尘封于前史之中。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读到报纸上的文章《啊,鼓岭!》后深受感动,特邀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密尔顿·加德纳的遗孀拜访鼓岭,协助她完结老公遗愿,鼓岭故事由此开端广为人知。
1901年,尚在襁褓之中的加德纳随爸爸妈妈来到福州,在此居住了十年,一家人每年夏日都日子在鼓岭。回到美国后的几十年间,加德纳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再回我国看一看,但令人怅惘的是,直到1986年逝世,他都未能如愿。临终前,加德纳口中还一向喃喃念着“鼓岭”,对儿时故园充溢眷念。
“鼓岭之友”成员、鼓岭前史文明研讨者穆言灵说,习近平主席在30多年前约请加德纳夫人访华的决议“深具才智,赋有远见”,鼓岭故事的传诵对促进美中人文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拜访美国,在美国友爱集体举办的欢迎午宴上叙述了这段鼓岭故事。“我信任,像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在中美两国公民中心还有许多许多。咱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中美两国公民的沟通,厚植中美互利协作最坚实的民意基础。”真诚言语引发两国各界强烈反响,鼓岭故事走向国际舞台。
2016年,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复信美国林肯中学访华学生代表团,再次提及鼓岭故事,“正如你们在福州听到的‘鼓岭故事’所叙述的那样,中美两国公民友谊源源不绝”。
“我非常感动。”习近平主席的老朋友、艾奥瓦州友爱委员会董事会成员卢卡·贝隆在参加论坛时说,习近平主席如此关怀并亲力亲为推进民间友爱,将极大增进美中两国公民的友谊、了解和协作。
跨过山海的民间友爱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说到多位“鼓岭之友”——拍照了很多鼓岭相片、103岁高龄的林恩先生,留下“我酷爱我国公民”遗言的福益华医师,把部分骨灰撒在闽江的穆蔼仁先生。
跟着越来越多尘封的鼓岭往事掀开面纱,鼓岭故事的主人公由开始的加德纳宗族,增加了柏龄威宗族、穆蔼仁宗族、柯志仁宗族、蒲天寿宗族等。
穆言灵这次在来华参加“鼓岭缘”中美民间友爱论坛活动前,再次同记者一同赶到康涅狄格州南部小镇拜访林恩先生,给他带去了猪肉白菜馅的饺子。脸颊清癯、白发苍髯的百岁白叟忆起鼓岭的幼年日子,天然切换到一口流利的福州话,眼里闪烁着生动光辉。
林恩是柏龄威最小IMTOKEN的儿子,出生在福州。他年少时用柯达相机拍照了鼓岭老街、商铺以及孩子们游玩等场景。白叟家中至今珍藏着几本厚厚的相册。
穆言灵的公公穆蔼仁曾在福州任教,后来又作为美国“飞虎队”成员援助我国抗战,战后留在福建协和大学教授英语十余年。他的小儿子穆彼得就出生在福州。2015年,穆彼得、穆言灵配偶来到福州,按父亲遗愿将其部分骨灰撒入闽江。
正是那次鼓岭行之后,他们四处奔走,敞开了对鼓岭前史文明的探寻。建网站、查阅档案材料、与我国学者深化协作,这对配偶做了很多作业,开掘搜集鼓岭相关文字材料、图片和什物超1000件(套),并找到了更多“鼓岭之友”,更多鼓岭故事走出前史的尘封,走进人们的视界。
蒲天寿曾任福州协和医院院长,四个子女都在福州日子过,二女儿蒲美珠2017年用流利的福州话朗读歌谣的视频深受网友热捧。福益华医师在福建邵武作业了40年,为当地培养了多名药剂师。
每一个鼓岭故事情节各有不同,但一同承载着这些美国友人与我国公民之间的深沉友谊。柯志仁外孙女毕乐华在论坛上动情地说,我国是她外祖爸爸妈妈挚爱的家,是她父辈们生长的当地,她现在来到这儿,也爱上了我国和我国公民。
生生不息的友谊之树
“‘鼓岭之友’的阅历再次证明,中美两国公民完全能够跨过准则、文明、言语的差异,建立起深沉的友谊。”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着重。
鼓岭故事有着跨过年代和地域的生命力。持续开掘研讨这份前史文明遗产,向中外民众讲好鼓岭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咱们都是这份遗产的继承者。”穆言灵说,鼓岭故事向人们证明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人们能够求同存异,友爱友情能够代代传承。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说到的“千年柳杉”正是鼓岭情缘传承的见证。
李·加德纳是加德纳先生的侄孙。这次重回鼓岭,他叙述了三个“树的故事”:上世纪初,儿时的加德纳先生常和小伙伴一同爬上鼓岭的这棵千年“柳杉王”游玩;1992年,加德纳夫人完毕对鼓岭的拜访时,特意带走了一块树皮;2018年,李和哥哥来鼓岭时特意合抱了这棵老树,回忆宗族的“鼓岭之根”。
蒲天寿宗族的鼓岭故事相同续写了新的篇章。这是宗族年轻一代凯蒂·巴伯第一次来我国。她一路上被很多鼓岭故事深深招引,被我国公民的热心友爱感动。“曾经总是听老一辈讲他们的故事,我亲身来鼓岭看一看就有了自己的故事,我会在心中铭记这些故事,并讲给我的下一代听。”巴伯说。
“平和、友谊和爱”是“鼓岭之友”浓缩提炼的鼓岭精力。一个又一个鲜活可亲的人,一件又一件温暖动听的事,架设起一座又一座心灵的桥,拉近了中美两国公民的间隔。正如卢卡·贝隆所说,美中两国公民之间的友爱是实在可感的,也是坚实深沉的。
国与国联系开展的根基在于两国公民。习近平主席亲身叙述和续写的鼓岭故事,为中美民间友爱往来凝集人心,厚植根基。愿中美公民友谊之树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参加记者李慧颖、宓盈婷)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